s

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新塘镇
  • 中共增城区新塘镇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
  • 今后五年,新塘镇以党建为统领,以发展惠民生,全面推进美丽和谐幸福新塘建设
  • 发布日期:[2016-08-04 09:40:49] 来源:[增城之窗-增城日报]
  • 大会现场。

    审议报告

    民主投票。

     
        (记者钟林威 文/摄)日前,中共增城区新塘镇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,大会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,明确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,并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和纪委班子。区纪委副书记康志粦,区委组织部、区纪委派驻镇街第二纪检组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。李永强当选为镇党委书记,并代表中共增城区新塘镇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。  
        李永强在报告中指出,过去的五年,是新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,是该镇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和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,是基层党组织创造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明显增强的五年。期间,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,在增城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新塘镇党委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凝心聚力、拼搏奋进,圆满完成了上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,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、经济发展实力稳步提升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、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、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、民生事业协调发展、党建工作有声有色,为全面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        据悉,未来五年,是新塘全面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、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,深化改革开放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,也是该镇在新起点谋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。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,该镇将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、市委全会精神为指导,按照增城区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的战略部署,坚持以党建为统领,以发展惠民生,围绕“中国牛仔名城、穗东工商新城”的发展定位,坚持以党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全力以赴保稳定、谋发展、促改革、强基础、惠民生,努力建设美丽和谐幸福新塘。
        新塘镇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:力争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.5%左右,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,经济结构调整、产业转型升级、城市更新发展同步推进,基础设施日臻完善,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,民生福祉持续改善,经济社会协调、持续发展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该镇将做好四个方面工作。一是加快转型升级,打造工商名镇。牢牢抓住经济发展不放松,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,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,探索打造基金特色小镇,积极做好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建设和运营工作,大力引进金融机构及商业服务企业入驻经营、集聚发展,将新塘建设成为特色金融服务业集聚高地;大力发展交通经济、楼宇经济,以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建设为契机,积极推动凯达尔国际广场城市综合体等一批优质项目建设,整合交通枢纽中心、地铁口、火车站和汽车站等周边区域土地,建设以总部经济、会展经济、文化、体育产业、商业步行街等为主的高端商务区,将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片区打造成为广州东部CBD,使之成为新塘的新地标、新名片、新的经济增长点;按照“做优、做精、做强、做品牌”的思路,积极引进大型优质牛仔产业配套项目,增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动力,提升牛仔产业核心竞争力。二是深化综合治理,创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环境。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东区公园升级改造、瓜岭村荔枝公园等一批生态工程建设,铁腕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,全面提升城乡环境水平;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宣传,严打“黄赌毒”、“两抢两盗”等各类违法犯罪,构建人防、物防、技防相融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网,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,创新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模式,维护平安有序社会环境。三是增进民生福祉,提高社会保障水平。坚持民生为重、发展惠民,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,加快社会事业发展,以民为本做好“三农”工作;规划建设新塘养老院,深化卫生院站建设,扩大医保范围,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;加大教育事业投入,重点推进大林片区公办小学筹建,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办学,规建南部综合文化活动中心,培育发展家庭综合服务中心,做好“双拥”、侨务等各项工作。四是以党建工作为抓手,增强基层战斗堡垒作用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,以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为载体,抓基层强基础,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。
        会议号召,在新的征程中,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在党委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践行党的群众路线,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发展理念,抓住机遇,扎实工作,为全面推进“中国牛仔名城,穗东工商新城”建设而努力奋斗。
  • 相关链接
    版权所有:增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所有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
    地址:增城区荔城街惠民路1号2幢 邮编:511300 电话:020-32829375 信箱:zcrd@21cn.com
    粤ICP备1110329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034号 技术支持:增城日报社--增城之窗